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度校级教学建设项目的通知
作者:[发布部门] 发布时间: 2023-10-07 浏览次数: 836


校教〔202336

 

各二级学院、体育教学部,各部门:

根据《常州工学院产教融合教学改革工程实施办法》(常工政〔201961号)、《常州工学院教学项目管理办法(修订)》(常工政教〔20186号)和《常州工学院“专创融合”课程管理办法(试行)》(常工政教〔20234号)要求,学校决定组织开展2023年度校级教学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及建设要求

(一)课程建设项目

含线下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社会实践金课、产教融合示范课程项目等。鼓励教师依托产业学院、一流专业、微专业建设项目,申报各类课程建设项目。

1.“金课”建设项目

教师要参与课程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模式创新,形成打造“金课”、淘汰“水课”的教学改革氛围,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具体建设要求见《“金课”“产教融合”课程建设指南及要求》(附件9)。

项目负责人要有三年及以上课程教学经验。申报“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项目,原则上应有校级及以上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基础,已在校内SPOC等平台开课的课程优先立项。申报“线下金课”项目,项目负责人应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要有研究型课程或其它课程建设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要体现课程思政元素。申报“社会实践金课”项目,要求通过“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等活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课程应为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非实习、实训课程,配备理论指导教师,具有稳定的实践基地,学生70%以上学时深入基层。

“金课”建设项目分为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一般项目由二级单位资助建设。重点项目建设验收时需达到以下条件中的1项:

1)发表与课程相关的教学类核心期刊论文1篇;

2)获得与课程相关的省级及以上教学奖项;

3)获批或被认定为更高级别课程建设项目。

2.产教融合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制定课程标准,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共建课程教学资源,参与课程教学和实习实训等环节,将企业现场和生产一线的真实场景引入课堂,以工作过程和职业发展为导向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

申报项目对应的课程应为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应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课程。课程教学团队具有校企双主体特征,实行校企双负责人制。具体建设要求见《“金课”“产教融合”课程建设指南及要求》(附件9)。

产教融合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分为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一般项目由二级单位资助建设。重点项目建设验收时需达到以下条件中的1项:

1)发表与课程相关的教学类核心期刊论文1篇或教学类普通刊物论文2篇;

2)获得与课程相关的省级及以上教学奖项;

3)获批或被认定为更高级别课程建设项目。

(二)教材建设项目

分为产教融合型教材建设项目和一般教材建设项目两大类,一般教材建设项目由二级单位资助建设。教材建设项目必须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体现课程思政元素、“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等内容。

(三)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分为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一般项目由二级单位资助建设。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必须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体现课程思政元素、“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等内容。申报请参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指南》(附件10)。建设期内,要求发表与课题相关的教学类核心期刊论文1篇。

(四)教育国际化类教学建设项目

教育国际化类教学建设项目包括国际化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和教育国际化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两种类型。

1.国际化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本年度国际化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主要面向我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的中方教师与外方教师联合开展的全英文授课课程建设,以推进优质海外教育资源的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每人限报一项。

2.教育国际化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教育国际化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参照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资助,课题应突出应用性、创新性。申报指南请参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指南》(附件10)第十一项,各教学单位均可单独申报,由国际交流合作处组织专家评审,择优立项。

(五)创新创业类教学建设项目

创新创业教育类教学建设项目包括“专创融合”课程建设项目和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课题两种类型。

1.“专创融合”课程建设项目

专创融合课程分A类和B类:A专创融合课程,要求着重阐述本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就本专业领域创新创业的环境、现状、趋势等进行系统性分析,可作为面向特定专业或多个专业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该类专创融合课程建设标准等同于校级金课建设项目重点项目。B专创融合课程,要求将创新创业意识、思维和方法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形成新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法、过程管理、成绩和效果评定的课程,该类专创融合课程建设标准等同于校级金课建设项目一般项目。 AB两类课程结项要求详见《常州工学院专创融合课程管理办法(试行)》(附件11)。

2.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课题

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课题分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两类。课题应围绕国家和省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措施精神,落实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规划和业绩评价的有关要求,完成双创平台和双创竞赛等建设目标,不断凝练创新创业成果特色。申报指南请参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指南》(附件10)中的第六项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课题在校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验收标准基础上,课题组还须以论文形式参加江苏省创新创业教育年会征文活动或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学术论文成果交流活动。

二、项目申报数量及分配原则

项目实行限额申报,申报指标测算的主要依据是各教学单位的专任教师数,有省级及以上的课程建设项目和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教学单位酌情增加,教学建设项目数量分配见《2023度校级教学建设项目申报指标分配表》(附件8)。“体美劳”类、实习实践类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每教学单位可分别申报1项,不占申报指标。已开设的校级微专业学院可额外申报1项课程建设项目,不占申报指标。另外,创新创业教育类教学建设项目,各教学单位对照条件可以申报3项,其中至少2项为专创融合课程建设项目。

三、申报条件

(一)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主持项目建设与研究工作的能力,并能承担实质性的建设与研究工作。

(二)项目负责人(校内)必须是本校在职人员,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三)项目负责人每次只能申报1个项目。已承担校级教学建设项目尚未结题者,不得申报同类项目。已获批的省级及以上项目(课程、教材、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等),不得申报校级项目。

(四)各课程项目原则上应组成课题组,申报材料需经课程首席教师或课程组负责人审核。课题人员结构合理,负责人不超过2人,组成员一般不少于3人。

(五)项目负责人所在教学单位应承诺提供必要的建设与研究条件。

(六)研究和建设周期一般为2年。

四、申报材料

(一)各项目的《立项申请表》(附件16)纸质材料一式三份及其电子文档。

(二)各单位的《2023年度校级教学建设项目推荐汇总表》(附件7)纸质材料一式一份及其电子文档。

五、材料报送

(一)所有项目的纸质材料均要求用袋装,每袋限装一个项目材料,请将相应的项目申请表封面贴于材料袋正面。

(二)教育国际化类教学建设项目报送国际交流合作处,创新创业类教学建设项目报送到创新创业学院,其他教学建设项目由二级学院、体育教学部统一报送教务处。

(三)请于2023111517:00前,将申报材料纸质版及电子版报送至相关部门,逾期不再接收申报材料。

1.教务处材料接收联系人:杨杰;联系电话:88510135(内线6135);电子邮箱:jwjx@oa.czu.cn;地址:行政管理中心307室。

2.国际交流合作处材料接收联系人:吴晓蓉;联系电话: 88510193;电子邮箱:wuxr@czu.cn

3.创新创业材料接收联系人:吕敏;联系电话:88510562(内线6562);电子邮箱:cxcy@oa.czu.cn

 

六、项目评审

(一)各单位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根据申报限额进行排序。教育国际化类教学建设项目由国际交流合作处评审。

(二)教务处进行申报资格、材料规范和申报数量审核,并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三)评审通过的项目在校园网上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

(四)经公示无异议的项目,由学校审批后发文公布,下达立项通知书并核拨相应的建设经费。

七、其他事项

(一)请各二级学院、体育教学部根据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结合一流专业、产业学院、微专业建设等项目任务,统筹安排本次项目申报工作。

(二)项目负责人在职能部门工作的,应到其学科专业所属教学单位申报。如学科专业无法归属到有关教学单位,可直接报至教务处。

(三)所有课程建设项目建设期满验收时,均需完成网络资源(如爱课程平台等)建设。

 

附件.rar

 

   


 

 

教务处

2023年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