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教学任务核对工作的通知

发布者:教务处发布时间:2021-10-27浏览次数:1232

校教通〔2021〕59号

各二级学院、体育教学部,有关部门:

 根据工作安排,现开始进行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教学任务的核对工作。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一、课程库维护
   请各教学单位在教务管理系统中,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做好课程库的维护。维护内容包括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课程学时、课程性质、考核方式、周数/周学时等基本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二、专业教学任务核对
   请各二级学院在教务管理系统中核查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各专业教学任务。核查内容包括开设课程名称、课程代码、课程性质、考核方式、总学时、学分、周学时、起止周、理论和实验学时等。专业教学任务核对无误后,二级学院打印纸质稿经系主任、分管教学负责人签字后,于115日前交至教务处教务科。
   三、有关说明
  (一)同一名称的课程若课程性质、学分、考核方式、学时等不同,必须使用不同的课程代码。

  (二)课程周学时分项(理论,实验,上机,实践,课内,课外)课时数须保持一致,具体安排在总课时进行分配。
   (三)通识教育课程开设须知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周学时为3,讲授学时及总学时均为48,考核方式为考查,上16周课。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周学时为6,讲授学时、课内实践学时、总学时分别为463278,考核方式为考试,上13周课。

  3.2020级的《形势与政策IV2021级的《形势与政策II周学时均为2,总学时为8,学分为0.5,起止周统一1-4

4.2020级的《体育IV》和2021级的《体育II》课程代码分别为11020201101020,周学时均为2,总学时为30,学分为0.75,考核方式为考试,上15周课。《体育IV》为体育选项课,起止周统一为1-15周。
   5.《大学英语AII)》总学时为64,周学时为4,《大学英语BII)》总学时为48,周学时为3。考核方式均为考试,上16周课。
   6.《高等数学A(下)》学时为80,周学时为5;《高等数学B(下)》学时为64,周学时为4。考核方式为考试,上16周课。
   7.《大学物理A(上)》学时为48,上16周课;《大学物理B(上)》学时为39,上13周课。周学时均为3,考核方式为考查。
   8.《物理实验A(上)》学时为24,周学时为3,考核方式为考查,起始结束周为1-8周或10-17周。《物理实验B(上)》学时为18,周学时为3,考核方式为考查,起始结束周为1-6周或10-15周。
   9.计算机语言课程讲授课时和课内实践课时均为总学时的一半。
   10.《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学时为16,周学时为2,上8周课。
   11.《军事理论》总学时为30,周学时2,上15周课。

12.《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代码为0000008,总学时为32,周学时为2,考核方式为考查,上16周课

13.2018级专题教学环节中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代码为0000032,实践总学时为64,周学时为32,考核方式为考查,起止周统一为18-19周,第七学期未开设该课程的,需在第八学期开设,由二级学院和创新创业学院协商决定并落实教学任务。
   (三)课程库维护注意事项
    1.理论、实验、上机、实践、课内、课外各类分项周学时保持一致。
    2.实践性环节课程周学时为3017建一、17建二)和3218级及以后),总学时为30×周数(17建一、17建二)和32×周数(18级及以后)
    3.对于“是否实践课”的标记,要进行勾选操作。
   (四)教学计划导出路径
教学计划管理→报表打印→教学任务通知书→点击右上角“输出Excel”→点击“专业教学计划”-选择学年、学期、学院,点击“查询”→勾选专业→点击“导出”。


教 务 处

                                       202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