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 工业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提出了七大建设任务。为展示国家现代产业学院在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成果、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加大国家现代产业学院间的交流共享,提升示范性与影响力,鼓励更多高校和企业深入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新机制,拓展合作新领域,“现代产业学院”公众号推出【典型】栏目,欢迎各现代产业学院积极投稿。
宁波工程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坚持“以学生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办学治校。2012年,为了服务宁波市汽车产业的发展,学校在机械学院前期人才培养成果积累的基础上,成立杭州湾汽车学院,2014年整体迁入杭州湾新区,探索了产业园区办现代产业学院的办学新路,2021年学院入选首批教育部现代产业学院和浙江省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2022年成为浙江省汽车产业产教融合联盟理事长单位。
产教融合、校企协同,是杭州湾汽车学院的办学指南,依托杭州湾新区有利的区位优势和产业资源,学院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等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着力培养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依据协同学理论和合作共生理论,建立政府、企业、学校三方组成的“理事会”联合办学机制;实施校园、产业园、研发园“三园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径;建立工学研交替的一体化教学体系,构建多方协同的“三闭环”质量保障体系。
校园、产业园、研发园“三园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建立政府、企业、学校
三方组成的“理事会”联合办学机制
基于三方共生发展的利益驱动和价值需求,成立由杭州湾新区管委会、宁波市教育局、吉利集团、上汽大众和学校共同组成的办学理事会。政府通过政策供给、项目立项、资金扶持等方式支持学院人才培养;企业与学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打造教育共同体,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同研制培养方案、共建双师型队伍、共建评价体系等,使毕业生与企业“零适应”,满足企业对人才和技术服务的迫切需求,形成政校企互利共赢合作共享机制。
实施校园、产业园、研发园
三园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径
1.利用杭州湾国际汽车城千亿级汽车产业资源,促进产业园与校园空间和资源的深度融合,产业园成为学生第二校园、实习工厂和就业基地,建立资源共用、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机制。
2.利用吉利研究院、中汽研等企业研究园的资源优势,融合杭州湾汽车研究院、汽车碰撞安全研究所、NVH 实验室等校内科研平台,以项目为载体,让师生直接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科研项目直接作为毕业设计选题,实行双导师制培养,实现科教有机融合,提高学生应用研究和实践能力。
形成“三三三三”
工学研交替的一体化教学体系
1.建立教学过程“三引入”、“三延伸”、“三对接”、“三向交流”的“三三三三 ”协同育人机制,校企合作编写新形态教材11部、企业师资占专任教师的40%、企业导师担任毕业论文(设计)导师占45%、校企共建包括省级产教融合基地在内的实习实训基地31家。
汽车专业人才“三三三三 ”工学研交替培养
2.利用区域产业优势,打通合作培养时空边界,构建以车辆工程专业为核心的特色专业集群,根据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建立动态课程体系,使工程实践、课程教学、科研训练在校园、产业园、研发园交替进行、协同培养,构建工学研交替的一体化教学体系。
构建多方协同的
“三闭环”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构建“三园”共同参与的制度化、常态化的质量评价体系,从单一的考试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实现校内外实践环节大闭环、毕业要求与课程设置等教学环节中闭环、具体课程小闭环的“三闭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对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对毕业要求达成度进行系统考察,合作企业全程参与监控和评价,通过毕业生质量反馈信息,校企共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优化。
探索现代产业学院体制机制创新的道路
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引入社会资源办学,建成政-产-学-研(新区管委会、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宁波工程学院、吉利—沃尔沃中国设计及试验中心)共建共管的“四位协同”、校园-产业园-研发园(杭州湾汽车学院、新区国际汽车产业园、杭州湾汽车研究院)深度融合的“三园融合”的国内一流的汽车产业学院,形成可复制和推广的办学经验,将学院打造成现代产业学院机制体制创新的示范。
2022年12月深化校地校企合作签约
打造汽车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成功样板
学院进一步加强与政府、高校、产业间的全方位合作,促进资源的集成和共享,有效推进“依托产业办学院、办好学院促产业”的进程。通过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加速培养围绕汽车产业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形成产业链、师资链、信息链、成果转化链、就业链相互链接,促进了各成员单位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成功样板。
搭建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和公共服务高端平台
发挥学院的学科专业优势和新区区位丰富产业资源优势,汇聚国内外顶级专家团队,搭建或共建技术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解决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难题,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人员培训、专题调研等服务,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产品检测、信息咨询等服务,指导企业创建国家、省、市级研发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经过产业学院建设,杭州湾汽车学院将成为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和公共服务高端平台。
2023年3月与塞尔维亚专家
承担的科技部科技合作交流项目交流
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学院2016年与吉利集团共建企业大学;2017年入选宁波市十大试点产业特色学院。2018年组建了三大研究平台包括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院、杭州湾汽车研究院和汽车碰撞安全与轻量化研究所,2019年与Altair共建“汽车虚拟仿真技术实验室”、与中汽研共建“汽车碰撞安全技术实验室”、与吉利共建“汽车振动噪声技术实验室”。2019年与吉利合作获批浙江省高校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2019年与吉利、中汽研等汽车产业龙头企业共建了宁波市协同创新中心——新能源汽车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汽车工程技术;2020年与吉利、中汽研等企业合作入选浙江省产教融合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学院成为了吉利汽车研究院技术供应商;2021年学院入选首批教育部现代产业学院和浙江省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
2023年3月全国高等院校现代产业学院名校行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搬入新区办学以来,为社会培养本科生近3800名,就业率98%以上。涌现出《人民日报》点名表扬的百名优秀本科毕业生代表,宁波市十大创业新秀等典型。51%毕业生留在宁波就业,其中近四分之一在前湾新区就业。学生主持完成23项国家级、65项省部级科技创新项目,在重大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150余项,省级奖项350余项,2018年获得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和“中国好设计创意奖”,2019年获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特等奖,2020年获得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特等奖,2021年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产业科技服务日益深入
2019年,宁波市新能源汽车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立,这是学院与企业协同攻关,助推产业发展的又一个崭新平台。通过校企共建、成果共享,近年来,学院累计承担科研项目648项,到账经费5187.95万元,其中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省部级40项,发表论文388篇;出版专著2部;获得省级、市级科技成果奖16项,授权发明专利181个,29件专利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服务企业新增产值132亿元,新增利润约26.5亿元。2020年学院成为吉利公司的技术供应商。学院还连续举办四届国际电动汽车与动力电池安全研讨会、“一带一路”汽车产业人才培养和技术交流会议,来自麻省理工、华盛顿州立大学、普渡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北航、浙大等国内外著名高校与华为、吉利、大众、捷豹路虎、中汽研、澳汰尔、长安汽车、北汽、宁德时代等大型公司100多家单位1000多专家人次参与学术交流。
连续承办四届国际/国内电动汽车与动力电池安全大会
办学社会影响日益广泛
学院的办学受到了媒体、兄弟院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教育报》、《中国高等教育》、《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浙江教育报》、《宁波日报》、浙江电视台等重要媒体和期刊100余次报道汽车产业学院特色办学成果,多所兄弟院校来访交流,世界互联网大会、全国汽车行业人才培养院长论坛、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年会、全国部分理工类地方本科院校联盟研讨会等论坛邀请我院作专题报告,办学理念成果广受社会好评。教学改革成果获得2021年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2022年11月 受邀在世界互联网大会
“产业人才发展大会”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