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安徽工程大学机器人现代产业学院案例推介(转载自:现代产业学院公众号)

发布者:教务处发布时间:2024-03-28浏览次数:13

 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 工业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提出了七大建设任务。为展示国家现代产业学院在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成果典型做法成功经验,加大国家现代产业学院间的交流共享,提升示范性与影响力,鼓励更多高校和企业深入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新机制,拓展合作新领域,“现代产业学院”公众号推出【典型】栏目,欢迎各现代产业学院积极投稿。



案例推介

学校简介

安徽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安徽省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项目建设高校,学校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安徽、辐射长三角”的服务面向,围绕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深入推动区域融合、校企融合、产教融合。安徽工程大学自2017年开始,基于专业资源优势先后成立了多个产业学院,其中机器人现代产业学院于2021年获批教育部首批现代产业学院,现为长三角现代产业学院协同育人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单位。

安徽工程大学国际工程师学院



学院目标

 安徽工程大学国家级机器人现代产业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紧密对接,时刻牢记培养符合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使命。依托优势工科专业,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切实增强人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适应性。突出高校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优势,强化“产学研用”体系化设计,增强服务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坚持产教融合,将人才培养、教师队伍专业化、实训实习实践、学生创新创业、企业服务科技创新功能有机结合,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发展现状

安徽工程大学国家级机器人现代产业学院持续加强内涵建设,在育人理念、体制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取得了一系列可借鉴可复制的理论及实践成果。

举办安徽省工业机器人应用大赛



01
规定制度规划

学院现已完成了17项制度制定工作,包括《产业学院章程》《产业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产业学院运行管理办法》《产业学院全职人员管理办法》《产业学院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产业学院实验实训中心管理办法》和《产业学院实验实训中心安全管理办法》等,涉及章程、日常运行、人财物管理等,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机器人现代产业学院组织力量开展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标准化研究工作,研究内容涵盖基本术语、学院建设指南、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建设指南、实验室建设指南、实验教学规范、实习教学规范和课程教学规范等。安徽大学、阜阳师范大学、甘肃陇东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中国残联、芜湖市人社局、芜湖市民政局等29家单位来校交流学习。

02
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场地方面,在安徽工程大学国际工程师学院校区内,安排了建筑面积4500平米的物理空间,逐步建设了产业学院成果展厅、培训室、研讨室、指导室、学生工作坊、创新创业实验室、PLC控制实验室、工业机器人实验室、机器人认知实验、机器人集成应用实验室、机器人协同作业实验室、数字孪生实验室、智能产线设计实验室和移动机器人实验室等。

安徽工程大学机器人现代产业学院实训基地

 校外基地方面,主要与芜湖安普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学校与芜湖市政府联合建设的政产学研平台)、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工业机器人整机研发生产企业)、安徽瑞祥工业有限公司(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企业)、安徽酷哇机器人有限公司(移动机器人研发生产企业),以及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人工智能软件研发企业)等在芜企业深度合作,科学整合了实践教学资源。

03
装备研发

 装备研发方面,安徽工程大学国家级机器人现代产业学院近年来积极投入教学装备研发,所开发的“机器人教学实验装备产学研联合开发与应用”获得2021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轴承自动装配与检测云平台”被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认定为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在全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上做报告

  学生工作坊、PLC控制、工业机器人、机器人协同作业、数字孪生、智能产线设计等实验室,接待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电子工程等10个专业本科班生,以及机械工程、人工智能等学科研究生,开展实验实训、毕业设计和科学研究等。2023年前4个月,接待本科生和研究生9381人次。

合作展望

 安徽工程大学国家级机器人现代产业学院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协同创新联盟为依托,充分发挥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机构等多方联合办学协同育人作用,坚持学生中心,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推进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享资源,实现现代产业学院可持续、内涵式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