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沈阳化工大学菱镁产业学院案例推介(转载自:现代产业学院公众号)

发布者:教务处发布时间:2024-03-28浏览次数:13

 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 工业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提出了七大建设任务。为展示国家现代产业学院在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成果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加大国家现代产业学院间的交流共享,提升示范性与影响力,鼓励更多高校和企业深入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新机制,拓展合作新领域,“现代产业学院”公众号推出【典型】栏目,欢迎各现代产业学院积极投稿。



案例推介


PART
01

总体情况


 沈阳化工大学为省属本科高校,始建于1952年,是以工为主,以化工为特色,具有行业背景的多科性综合大学。是辽宁省“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小211”)。近年来,学校牢固树立需求导向的培养理念,构建了“113”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出一整套地方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及方法,有力推动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了校内外多种育人资源的汇聚与融合,以及人才培养过程全要素的互动与集成优化。学校坚守地方行业高校人才培养服务产业创新发展的目标定位,聚焦自身优势学科专业,凝练人才培养共性需求、共创平台,开辟工程骨干与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建立多元协同育人新机制。逐渐形成以产业技术研究院、现代产业学院、科教融合学院为载体的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

 沈阳化工大学菱镁产业学院建设是学校推动“双一流”建设和专业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自2021年入选国家首批现代产业学院以来,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本、产业为要、产教融合、创新发展”为原则,聚焦辽宁省菱镁深加工重点产业建设及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搭建产教融合平台,通过联合龙头企业、携手行业创建实质性合作产业技术联盟、推动菱镁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创新纳入国家科技计划、针对企业难题主动“揭榜挂帅”、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进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等多措并举,积极推动我省“原字号”菱镁产业高质量发展。主动将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重大需求紧密对接,充分发挥学校、行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产业园区及地方政府的各自优势,以新工科建设为指引,对标“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标准,面向辽宁战略新兴产业、高端装备产业对于材料类应用型人才需求,逐步探索建立产教融合育人、“双师”人才培养、高校与产业联动的新机制。


PART
02

建设举措及成效



01

 统筹设计,服务辽宁及行业高质量振兴发展。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是沈阳化工大学寻求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突破,也是学校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我校在《沈阳化工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三步走”远景目标纲要》(化大委发〔2021〕56 号)中明确提出“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是学校两大核心工作,要以服务行业企业发展和经济社会振兴为支点,构建完善的高水平育人体系;同时利用产业的理念、资源、资金充实完善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师资建设体系和建设发展体系,强化人才培养的就业取向和市场导向,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在《沈阳化工大学服务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中也明确提出“加大菱镁产业学院建设力度,为辽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新人才。完善产业学院运营管理模式,推动菱镁产业的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的有效衔接。以此为牵引带动,至2025年,培育新建3-5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初步建成化大现代产业学院集群。”

 到目前为止,在菱镁产业学院的带动下,已建成应急安全产业学院、现代涂层产业学院和养老产业学院3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覆盖化工、材料、能源动力、安全工程、社会工作等专业20余个,初步形成现代产业学院集群式发展。国际工程专业认证、国家一流专业点名列前茅。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安全工程、自动化等相关 8 个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8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02

 合作赋能,实现科教产教“双融合”创新与育人。近年来,学校坚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深入实施以“113”人才培养模式应用推广为核心,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为两翼,现代产业学院、科教融合学院及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为突破点的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与近20多家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等国家级院所合作共建科教融合学院,联合设立国科大化工和能源“菁英班”,形成500人以上的研究生联合培养规模,共同出版《多相流态化》研究生教材。创新产教融合方式,扩大产教融合规模。除在鞍山腾鳌经济技术开发区及相关企业继续开展菱镁产业学院建设外,又与大石桥人民政府及辽宁镁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探讨建设、运营沈阳化工大学菱镁产业学院。密切联系中化集团、华锦集团等行业领军企业,以及与山东滨州区政府、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等政府,通过建立紧缺人才定制班、急需人才培养特区等,通过培养方案讨论会、育人项目说明会、校内外导师选聘会以及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征集和毕业实习实训等方式和环节,搭建了基于技术研发、产业培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已初步形成生产实训制度化、 顶岗实习规范化、 社会培训系统化、 过程监控全程化、 实习环境职业化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


03

 创建联盟,推进科技创新成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代产业学院凭借辽宁菱镁资源丰富的天然优势,携手辽宁隆镁科技有限公司、海镁镁矿集团有限公司等菱镁产业龙头企业成立“辽宁菱镁产业产学研联盟”,共同推进菱镁产业变革技术开发和应用,相关行业创建产业技术联盟、有力支撑了“特色资源化工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辽宁资源材料与化工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的获批和建设。与海镁镁矿集团有限公司等合作承担了辽宁省首批“揭榜挂帅”项目——菱镁固废化工材料高值利用技术项目,专项经费支持500万元。开启与“中国菱镁行业协会”的紧密合作,成立“中国菱镁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发起“全国镁资源利用学术会议”,全面推进特色资源产业的深度开发。


04

 创新科技,驱动特色产业千亿级高质量发展。许光文校长带领的科研团队攻关菱镁固废的化工材料高值利用技术,获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定向支持。已完成建设运行世界规模最大的单套40万吨/年菱镁矿闪速轻烧应用示范工程,替代传统“水煤气发生炉 + 反射炉”工艺,生产效率提高80%、能耗降低40%、污染减少90%、焦油废水彻底根除,为在辽传统产业提供延链强链的高端窑炉、镁化工、镁建材、金属镁以及能源供给与节能减排所亟需的产品、技术和装备,克服产业耐火材料独大、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支撑辽宁年数百亿元产业的升级发展。拉长了辽宁特色资源特别是菱镁资源产品链,形成6套新技术应用工程,驱动了特色产业千亿级高质量发展。2022年已完成工程试运行工作,包括原料采购、能源采购、人员培训、设备单体调试、系统联动运行等(如图1、2所示),工程已具备满负荷投产条件。采用本项目技术,预计可节约煤炭52万吨/年,节约生产成本3.64亿元/年(煤炭价格为700元/吨),减排二氧化碳140万吨/年。该项目已申请国际发明专利1项(俄罗斯、奥地利、澳大利亚3国)、中国发明专利5项,发表学术论文10篇。

40万吨/年菱镁矿输送床闪速轻烧示范工程建设历程

40万吨/年菱镁矿输送床闪速轻烧示范工程规划设计图和竣工照片


05

 发展学科,探索科学前沿重构课程体系。提出“工程热化学”新兴交叉学科方向,成立中国化工学会工程热化学专委会、组建辽宁省工程热化学学会,联合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筹建国际工程热化学学会,创办全国工程热化学学术会议、增设“工程热化学”二级学科、设立“工程热化学奖”,并撰写《工程热化学概论》和《热化学工程学科发展史》等教材。开发真实工程环境背景教学资源,重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模块化项目化课程,重构课程体系,强化工程深度学习,实现新工科知识增长、新产业能力培养和新时代素质提升。

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运行模式


06

 双师双能,促进校内外导师全方位融合。为了有效推进产业学院建设,实行校企互派、互聘教师,推行“双导师”制,落实“教师进企业、企业导师进校园”工程,探索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技术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不仅可以节约办学成本,而且能够促进校企深度合作,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丰富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一方面,校内教师通过在企业参加培训,参与企业管理及实际操作,能够及时了解最前沿的行业动态,把从企业学到的内容带入课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学校聘请具有扎实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与良好职业道德的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制定以及校内实践教学,确保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实用性,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同时,推行以应用实践为导向的“双平台”制度,对本科生、学校青年教师、企业技术骨干合理开放校企科研平台及实习平台,充分满足全方位的创新实践需求。通过“双导师”和“双平台”制度建设,落实新工科建设的根本任务和重要目标。到目前为止,校企参与互聘导师人数已达200余名,近3年来参与产学研合作育人项目已达3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