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教务处工作要点

发布者:教务处发布时间:2025-04-02浏览次数:18

202425202425202425202425校教20254

各二级学院、体育教学部:

2025年是学校确定的课程建设年。为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常州工学院全面提升本科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总体方案(2024-2028)》具体要求,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本科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扎实推进“课程建设年”各项工作,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年度工作要点。

一、扎实推进“课程建设年”专项工作

结合学校“课程建设年”总体要求,联合教学质量管理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国际交流合作处、创新创业学院、“新工科”科创学院、赫特福德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等单位,开展“课程建设年”专项工作(详见附件)。不断创新教学管理理念,优化课程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加快数字化和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突出专业特色,强化人工智能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着力提高教师数字化信息化教学能力,不断丰富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水平,促进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课堂教学改革

完善课堂教学改革制度,出台课堂教学改革相关文件。制(修)订2025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出台本科课程教学大纲制定的指导意见,制订2025级本科课程教学大纲,完善课程标准。严格落实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切实落实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开展常州工学院“一院一品”教风建设月活动。推动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模式变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深入开展在线学习、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方式改革,持续实施优课堂计划。有序推进专业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全校数字化课程占比达到70%以上。配合完成天枢楼、天璇楼智慧教室改造,新增智慧教室90间。

三、深化课程思政建设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导向,持续深化课程思政建设。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开展多样化、创新性的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全方位、多层次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能力,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教学案例研讨”系列教学活动,系统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设计与实施能力,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总结提炼优秀经验和典型案例,扩大课程思政建设的辐射范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立项课程思政类项目30项以上,力争获批江苏省普通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典型案例4项。

四、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对标江苏省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要求,以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为引领,全力做好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二期项目验收工作。围绕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全面提升专业内涵发展水平,获批省级以上专业内涵建设项目10项以上,立项建设校级专业内涵建设项目60项以上。进一步优化专业机构布局,围绕学校在新能源、合成生物、低空经济领域的三大行动计划,持续优化专业结构,调整相关专业招生规模。新增招生专业1个,申报合成生物、智能感知工程等新专业2个以上。组织开展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培育工作,加大培训学习与专家指导力度,力争获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培育建设项目3项以上。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服务国家急需紧缺领域发展,积极推进省级专业特色学院建设,申报集成电路、低空经济、网络空间安全、新能源与储能技术等省级专业特色学院。

五、加强产教融合内涵建设

在做好各产业学院资源建设、评估考核、经验推广等工作的基础上,聚焦“三大行动计划”,实现产教融合建设效能的提升。开展2025年省级产业教授的申报组织工作,新增省级产业教授3-5人。做好首批省级大学生企业实习基地和省级大学生新文科实习基地认定申报工作;积极寻求在人工智能行业龙头企业和研发机构的合作,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全年目标建设15家以上校企深度融合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6家以上校企共建实验室。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充分发挥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改革试验田”作用,探索应用型人才自主培养模式,充分吸收借鉴CDIO教育理念模式,制定项目制课程建设标准、教学方法与考核评价机制,全面推进项目化课程改革。建设50门以上项目化课程,覆盖学校所有专业,形成项目化课程案例集。

六、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与建设

完善实践教学重要制度,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供支持保障。加强实践教学信息化建设,新建或更新实习教学管理系统、实验室管理与安全系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毕业论文(设计)AIGC检测服务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等信息化系统,实现统一身份认证和所有数据的统一推送利用,保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和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正常运行。通过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形成全覆盖、一体化、全时段、全过程的教学基础设施新基建平台,实现实践教学质量和实践教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获批省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15篇。

七、推进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

将安全教育融入实验教学,在实验课程中融入安全知识讲解、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提高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练、安全文化宣传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加强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将安全文化融入实验室日常管理,倡导安全实验、规范操作,形成人人重视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的良好氛围。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积极参与地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加强与地方应急管理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提升校园及周边区域的安全水平。

八、全力配合做好审核评估工作

根据学校统一部署,全力协同教学质量管理处做好审核评估各项任务。对照评估指标全面梳理教学运行、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践教学等核心材料,全力做好本部门负责的自评报告撰写、评估材料准备等各项工作,确保数据准确、支撑有力。重点围绕课堂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成效等关键环节开展自查自纠,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配合做好专家线上评估材料调阅与入校考察的教务环节保障,优化听课看课、座谈访谈、实验室走访等教学现场组织工作。健全评估与日常教学管理的联动机制,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深度融入教学建设全过程,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附件:

常州工学院2025年度“课程建设年”专项工作汇总表

                                           教务处

                                           2025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