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
作者:[发布部门] 发布时间: 2019-11-07 浏览次数: 3210

常工政〔201744

各二级学院、直属教学部,各部门:

为进一步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等文件精神,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中所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任务,深入推进教学内涵建设,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现状,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巩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致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把教学质量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核心标准,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统筹学校的各项工作,巩固教学工作的基础地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人才培养工作,着力解决人才培养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做到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投入、政策导向、绩效评价和教师薪酬优先保障教学。

2.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为重要使命,深入推进产教融合,致力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强化职业道德、专业核心能力为主线,构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和素质拓展体系,引导学生养成预、聆、温、练、问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写作能力、沟通能力、计算机能力、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商、情商、灵商,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全面提升其公民素养和专业素养。

二、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完善育人运行机制

3.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健全教学指导体系、教学制度体系、教学运行体系、学业指导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教师发展支持体系等子系统,形成完整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层面重点建设通识教育、工程训练、创新创业等三大平台,二级学院层面应重点构建富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质量评价体系等。

4.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要进一步发挥决策、咨询、统筹、指导、评估作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教学工作委员会、体育运动委员会、艺术教育工作委员会、通识教育工作委员会、创新创业工作委员要进一步加强对相关专项工作的研究、协调、管理;各二级学院(直属教学部)的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要进一步加强对人才培养工作的调查研究、研讨论证、评估分析。建立校、院两级教学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各级各类的教研活动要做到有计划、有主题、有主讲、有深度、有反思、有对策、有记录,认真讨论研究人才培养问题,进而持续改进人才培养工作。

三、坚持立德树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5.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学习活动,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课堂、进头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成人成才。

6.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深入推进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系列化、多样化,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课实践环节,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富有实效的教育教学形式。建好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四、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7.紧密结合地方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专业建设机制。依据强优、育新、调弱的思路,围绕常州市重点发展的10大产业链10大新兴产业,建设好50个左右的本科专业,形成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信息工程、建筑工程、材料化工、经济管理、通用航空、艺术设计、教师教育、语言文学等10大专业集群,彰显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的特征。实施常态化的校内专业评估第三方机构评估专业认证(评估)相结合的专业评价模式,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专业结构

8.各专业应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结合专业特点,按照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的教育理念,参照专业认证(评估)标准,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细化人才培养规格,推进教学团队、课程教材、实践资源等专业内涵建设,深化培养模式、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环节的综合改革。强化专业建设的特色意识和创新意识,以专业综合改革推动教学基本建设,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专业态度、专业能力,打造专业特色文化。加快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充分发挥省级及以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品牌专业、特色专业、重点专业等优势专业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专业的创新、融合、整体、特色发展。

五、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学生多元发展

9.以服务学生发展、服务地方发展为出发点,深入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研究与实践。依托国家级、省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品牌专业、特色专业、重点专业以及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培养卓越应用型人才;在专转本、对口单招以及“3+4”“3+2”分段培养试点专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通过工、理、管、经、艺、文、教等专业的融合发展以及辅修专业、助学二学历专业,培养具有技术+管理外语+商务工程+艺术等特征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形成卓越应用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复合应用型三足鼎立且有机互动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各专业应在全面了解社会需求的基础上,结合生源特点、对照专业标准、坚持本科属性、突出能力培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使人才培养方案能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以及多样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10.全面深化学分制改革,建立与学分制管理相适应的注册和毕业制度。允许学生在弹性学制规定的年限内,适当延长或缩短毕业时间。在符合相关政策的前提下,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与就业志向,自主选择专业。支持学有余力的学生跨专业修读课程、辅修第二专业或修读第二学位。

六、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核心课程建设

11.按照提升人文素养、夯实专业基础、突出实践能力的思路,构建适应多样化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应体现横向分类、纵向分层,衔接贯通、融合渗透的特点,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可持续发展打牢基础。学校层面重点加强通识必修课程、通识选修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二级学院层面重点加强专业群平台课程建设,专业系层面重点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不断创新课程组织、管理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

12.各专业应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不断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与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有效对接的课程模块。推进校企合作课程、网络课程、研究型课程、双语课程建设,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强化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处理好基础知识与前沿知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之间的关系,建立教学内容更新机制,及时将本学科领域最新成果引入课程教学,使教学内容更能体现理论的应用性、技术的先进性。建立课程调整机制和灵活选课制度,在保持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专业选修课程,建设专业特色课程,满足学生学业发展需要。

七、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建设立体化教材

13.加强网络教学平台、信息化服务平台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加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集成共享,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建设能提供全方位学习支持服务的在线开放课程群,开展基于网络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改革,推进课程教学、管理服务、学业指导、评价考核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挖掘、分析、提炼教学、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数据信息,为人才培养提供决策支持。

14.建立以服务人才培养为出发点的教材建设长效机制,鼓励教师编写高水平的规划教材、重点教材,大力支持与企业联合编写特色教材,形成一批质量优、影响大、应用广的优质教材。在教材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纸质教材、电子教材和网络化教材的有机结合,实现教材的立体化和多样化。完善教材管理办法,建立科学合理的教材选用办法和评价机制,选用高质量的立体化教材。

八、改进课堂教学,培育优质高效课堂

15.充分发挥教室、社团、宿舍、网络等四个课堂的育人作用,培育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优质高效课堂,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教师要切实履行课堂教学与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加强课堂管理,传授知识和技能,渗透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加强学生社团组织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引导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确保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两个社团。辅导员、团学干部、宿管人员要通力合作,齐抓共管,把宿舍打造为文明之家、学习之家、民主之家,创造良好的宿舍环境,使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共同成长。建设好网络虚拟课堂,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充分发挥网络的育人作用。

16.以学生为中心,改进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鼓励研究性教学,加强综合性实践项目的设计与应用,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摒弃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改变学生学而无趣、学而不思的现象,让课堂成为教学相长的舞台

九、加强实践育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17.把实践(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强实验室管理,强化实践教学的考核,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比重,修订实践教学标准,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完善实践教学成绩考核办法。充分挖掘实践教学资源,重点建设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推进实验教学的信息化建设和资源的开放共享,更好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

18.完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课外阶梯式实践育人体系,推进分年级、分层次、渐进式、个性化的课外实践模式的实施。通过文体活动、主题教育、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身体健康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理解交流能力、生活发展能力、应用分析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9大素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致力协同育人

19.按照教育部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设计,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学院的作用,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聘请校外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导师,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创造条件、提供支持。完善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四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确保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与一项实践创新项目。大力开展课外学术活动、科技活动和创新创业活动,举办校级学科竞赛和职业技能大赛,支持学生争捧挑战杯

20.建立四纵四横的协同育人机制,横向分为校企协同、校校协同、校地协同、国际协同四种方式,纵向分为组织协同、平台协同、项目协同、活动协同四个层面。加强与行业企业间的深度合作,实施与工程实际无缝对接的专业教学,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设校企合作课程、共同建设校企合作基地、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构建中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分工协作、有机衔接的育人体系,做到专业对接、课程衔接、校企合作、实践导向、双证融通,贯通技能型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的政产学研用全面合作,建设一批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大学生实践实训基地、教师培训基地以及职业技能认证基地,完善学校多维度服务社会的体系。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引进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办好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和全英文授课专业,增加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教学课程数量,鼓励学生赴国外知名大学修学、访学,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十一、加强通识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21.充分发挥通识教育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通识教育的实施意见》,加强通识必修、选修课程建设。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行分层、分类教学。大学英语课程按照平台+模块的思路进行改革,建设并开出足够数量的科技英语、商务英语、英语技能、英美文化等选修课程。将专业导论与职业发展、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纳入通识必修课程管理,做到进培养方案、进课表。建设并开出200门以上的通识选修课程,每年购买20门以上的高质量网络课程资源,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建设国学、文学、哲学、逻辑学、音乐、美术、自然科学、创新创业教育等8大类通识选修核心课程。

22.充分发挥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艺术教育的实施意见》,探索艺术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人文情怀,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发挥学校音乐、美术学科专业的优势,利用地方艺术教育资源,开发具有地域特色、传统特色的艺术类课程,建设好艺术选修课程群,充分发挥大学生艺术实践中心的作用,使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能够参加一项艺术活动、培养一至两项艺术爱好。

23.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的作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改进体育课程教学,加强课外锻炼管理,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确立健康观念、提高运动能力、增强身体素质。提高体育课程的吸引力、兴趣性、多样性和有效性,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运动理念,获得科学的健康知识,掌握运动规律和有效的运动方法,养成符合自身特点的锻炼习惯。引导学生更加自觉地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做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办好体育运动会,培育特色体育运动项目,鼓励参加各级各类体育竞赛。建立体育运动安全责任制度,坚持量力而行、因地制宜、运动适度、循序渐进,确保体育运动的安全。

十二、完善学业指导体系,科学评价学业水平

24.建立两多两全的学业指导体系,推进指导途径的多样化、指导人员的多样化,实现全过程指导、全方位指导,全面服务学生的发展。成立校、院两级学业指导中心,全面实施学业导师制,建设好专业导论、就业指导课程,公布学业咨询电话,搭建网络学业指导平台,提升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实践锻炼、心理发展、职业规划等提供及时精准的指导与帮助。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要将考研作为学风建设的重要抓手,采取有效措施,为学生的考研升学、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逐步提高学生的考研升学率。

25.建立学业成绩综合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做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加强试题库建设,逐步实施教考分离,提高课程考核的规范性、针对性、有效性和公正性。鼓励教师对课程考核进行改革,积极探索契合卓越应用型、高素质技能型、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评价方式,突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考评。

十三、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教学服务质量

26.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及时制(修)订导向类、建设类、职责类、运行类、监控类、绩效类制度,以适应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27.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实施精细化管理,确保教学运行状态规范有序。逐步推进三级教学管理,加快教学管理改革进程,提高教学运行效益,提升教学服务水平。

十四、促进教师发展,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28.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职务聘任的首要内容。引导教师把培养人才当作自己的首要职责,把教学工作当作自己的第一要务,潜心教书育人。鼓励教学名师、资深教师、博士教师担任班级导师,为低年级学生讲授专业导论课、新生研讨课、专业基础课,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动力,引领学生的专业成长。

29.充分发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作用,开展教学咨询服务、教学能力培训、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文化建设等相关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举办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研修班、卓越教师培养对象研修班,开展名师公开课、资深教师示范课、研究性教学示范课、名师大讲堂等系列教研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主力军作用和资深教师、教学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根据学科专业发展的需求,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选派优秀教师赴境外、校外研修。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深入生产管理一线,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鼓励聘用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专家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

十五、完善监测体系,加大质量监控力度

30.构建学校、二级学院、专业系三级管理,政府、学校、专业机构、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多维评价的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充分发挥专家、专业组织的作用,利用现代教育评价方法与技术,加强教学质量的数据管理和动态监测。编制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建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及时修订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实施全方位、全过程、信息化、标准化的教学质量过程管理。适时修订专业评估标准,有计划地开展校内专业评估,重点关注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等重要指标。

31.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为契机,全面考察学校人才培养效果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对人才培养的保障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对标找差,分析问题,提出对策,持续改进人才培养工作。

十六、加强教学研究,凝练人才培养特色

32.按照前瞻性、高水平、成体系的思路,针对人才培养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深入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提高教学改革设计的科学性、可行性。定期开展教学思想大讨论,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分析现状、剖析问题,洞察趋势、厘清思路,进而提出对策、见之行动。设立校级委托课题,申报高层次教研课题,发表高水平教学研究成果,总结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提炼学校人才培养特色。

33.秉承学校办学传统,践行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办学理念,浓郁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优良教风以及勤于学习、勇于创新、诚实守信的优良学风,建设富有常工特色的教学文化,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大学精神,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发挥文化育人作用。

二○一七年五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