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教通〔2020〕12号
各二级学院、体育教学部,有关部门:
根据工作安排,现开始进行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教学任务的核对工作。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一、课程库维护
请各教学单位在教务管理系统中,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做好课程库的维护。维护内容包括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课程学时、课程性质、考核方式、周数/周学时等基本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二、专业教学任务核对
请各二级学院在教务管理系统中核查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各专业教学任务。核查内容包括开设课程名称、课程代码、课程性质、考核方式、总学时、学分、周学时、起止周、理论和实验学时等。专业教学任务核对无误后,二级学院打印纸质稿经系主任、分管教学负责人签字后,于4月24日前交至教务处教务科。
三、有关说明
(一)同一名称的课程若课程性质、学分、考核方式、学时等不同,必须使用不同的课程代码。
(二)通识教育课程开设须知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理论及课内周学时均为3,讲授学时、课内实践学时、总学时分别为42、6、48,考核方式为考查,上16周课。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周学时为3,总学时为45,考核方式为考查,理论及课内周学时均为3,上15周课。
3.2019级的《形势与政策III》和2020级的《形势与政策I》周学时均为2,总学时为8,学分为0.5,不设定起止周。
4.2020级《体育I》周学时为2,总学时为30,学分为0.75,考核方式为考试,上15周课。
5.《体育III》理论及课外实周学时均为2,讲授学时、课外实践学时、总学时分别为30、6、36,考核方式为考试。《体育III》为体育选项课,起始结束周统一为1-15周。
6.《大学英语A(I)》总学时为65,周学时为5,上13周课;《大学英语B(I)》总学时为45,周学时为3,上15周课。考核方式均为考试。
7.《高等数学A(上)》和《高等数学B(上)》总学时为78,周学时为6;《高等数学C(上)》学时为65,周学时为5。考核方式为考试,上13周课。
8.《大学物理A(下)》学时为48,上16周课;《大学物理B(下)》学时为39,上13周课。周学时均为3,考核方式为考查。
9.《物理实验A(下)》学时为24,周学时为3,考核方式为考查,起始结束周为1-8周或10-17周。《物理实验B(下)》学时为18,周学时为3,考核方式为考查,起始结束周为1-6周或10-15周。
10.计算机语言课程讲授课时和课内实践课时均为总学时的一半。
1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学时为16,周学时为2,上8周课。
12.《军事理论》总学时30,周学时2,上15周课。
13.《大学生安全教育》总学时为16,周学时为2,上8周课。
(三)课程库维护注意事项
1.理论、实验、上机、实践、课内、课外各类分项周学时保持一致。
2.实践性环节课程周学时为30(17级及以前)和32(18级及以后),总学时为30×周数(17级及以前)和32×周数(18级及以后)
3.对于“是否实践课”的标记,要进行勾选操作。
(四)教学计划导出路径
教学计划管理→报表打印→教学任务通知书→点击右上角“输出Excel”→点击“专业教学计划”-选择学年、学期、学院,点击“查询”→勾选专业→点击“导出”。
教务处
2020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