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教〔2022〕35号
各二级学院、体育教学部:
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2年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立项建设工作的通知》(苏教办高函〔2022〕15 号)文件精神,学校决定开展2022年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全校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且设置学分,并于2022年6月30日前至少已完成两轮课程教学的本科课程。
二、申报条件
(一)建设基础良好
校企共同开展课程建设,组织实施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改革,产教融合改革与课程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在课程思政、创新创业教育、劳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建设基础良好,同类课程中育人与教学效果突出,有效支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2022年江苏省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型培育建设课程、校级立项建设产教融合示范课程可优先推荐。鼓励获批的省级、国家级一流课程申报。
(二)主体特征明显
课程负责人应由具有企业背景或有近三年行业企业工程实践经历、具有高级职称的“双师型”教师或产业教授担任,优先支持由江苏省产业教授(本科类)担任课程负责人的课程,原则上现任校领导(以申报时间为准)不得作为课程负责人申报。团队主要成员一般为近5年内讲授该课程教师,没有师德师风问题,教学能力强,积极投入教学改革。课程主讲教师、课程团队主要成员只能参与申报1门产教融合型课程。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课程内容更新。打破知识传授主导的传统课程模式,突出对学生工程与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将科学研究新进展、实践应用新成果、社会需求新变化融入课程教学内容,融合高校基础研究、应用研发能力和企业行业产业前沿技术、产品研发经验与成果,最大程度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需要,每年有一定比例的内容更新,并承诺入选后将持续改进。坚持理论实践一体化,实践性课时比重不少于30%。
(二)强化教学方法创新。课程教学过程基于产教协同共同实施,促进真实场景下的真学真做,重构师生、教学关系,重塑课程教学新形态,将理论学习、知识转化、能力培养有机贯穿于课程整体教学中。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优先支持实践教学在行业企业真实场景授课的课程。鼓励产教深度融合开发建设数字图书、慕课、微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项目案例库等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积极推广实施案例式教学、项目化教学、任务式教学等实践驱动的新型教学方式方法。
(三)改进人才评价方式。改变传统“以考定成绩”的课程评价模式,突出学生素质提升导向,注重学习成果评价与能力增值评估,实施形成性评价改革。坚持过程性评价,突出实践性成果,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以文案、报告、作品、方案等为载体的团队式、小组化考核,重点培养学生面对真实场景下复杂问题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优先支持学生评价和同行评价优秀的课程,学校教务部门或教学质量管理部门须提供相关证明。
(四)推进课程团队建设。重视课程团队建设,加强专任教师与企业行业导师协同合作,共同打造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课程团队。建立专任教师定期赴合作单位轮训制度,加强教师工程实践与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专任教师每3年须有累计不少于4个月到企业或一线的实践经历,全面提升团队产教融合意识、产业敏感度,持续提升“双师型”教师比例与水平。组建专门基层教学组织,常态化开展课程建设、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教学研讨活动,协同提升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的组织能力。
四、遴选与限额
(一)遴选程序
各二级学院推荐申报,学校组织专家评审、公示推荐结果,择优推荐至省教育厅参加省级产教融合型课程遴选。
(二)申报限额
每个二级学院可申报1-2门。有省级及以上产业学院、省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国家一流专业的学院可额外申报1门。
五、材料要求
(一)纸质材料
每门课程提交《江苏省产教融合型课程培育建设申报书》(附件3)与所有附件材料装订成一册(一式三份),A4纸双面打印,总页码限80页以内,其中申报书不得超过30 页;《常州工学院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申报汇总表》一份(附件4)。
(二)电子材料
每门课程提交说课视频(10分钟左右)及课程教学视频各1个。《江苏省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建设申报书》、《常州工学院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申报汇总表》Word格式各1份。
(三)材料报送
请各二级学院于2022年10月17日前将纸质材料一式三份提交至教务处教学研究科,将电子版发送至电子邮箱:jwjx@oa.czu.cn。
联系人:罗圣、李苗,联系电话:88510135(内线6135),地址:辽河路校区行政管理中心307室。
附件1:《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2年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立项建设工作的通知》(苏教办高函〔2022〕15 号).pdf
附件2:江苏省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建设指标体系.docx
附件3:江苏省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建设申报书.docx
附件4:常州工学院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学校申报汇总表.xlsx
教务处
2022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