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学院产业学院建设 | 典型案例分享第十期
作者:[发布部门] 发布时间: 2024-01-10 浏览次数: 13

编者按:

常州工学院积极融入地方产业、深化产教融合,始终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并将产业学院建设作为学校深化产教融合的重大战略部署。学校目前建有产业学院12个,含3个省重点产业学院,其中,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为首批国家现代产业学院,碳纤维新材料产业学院为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

为宣传学校产业学院建设成效,营造产业学院之间相互学习氛围,助推产业学院在学校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常州工学院现推出“产业学院建设典型案例”系列报道,专题介绍常州工学院产业学院在促进人才培养、科技研究、产教融合、技术革新、社会服务、创新创业等方面的优秀成果、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敬请关注。

典型案例分享十


校级产业学院

——

新传媒创意产业学院


图片

学院简介

图片

College introduction


新传媒创意产业学院自2020年成立至今,主动对接数字化设计应用行业场景,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始终致力于打造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型产教协同育人平台。产业学院通过学校与产业龙头企业的共建共管共享,整合校企双方在各自领域的人才和资源优势,深化产教融合,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形成数字化创意设计领域的独特优势,为区域智能制造、文化创意及其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研与人才支撑。


图片

建设举措与成效

图片


development


一、形成了“专业引领+科研促进”的协同创新育人机制

新传媒创意产业学院以国家一流专业和省级一流等专业为核心,结合教科研团队的具体研究方向和企业研发需求,设有整合创新设计、数字艺术与技术、空间艺术、视觉传达艺术创新四大主体研究中心,以及创意智造与康养产品、数字创意、新能源应用示范校园、乡土文化数字化创意、城市绿地数字化、视觉创意设计六个特色研究分中心,另有虚拟人、绿盒、电商直播、大数据、AR/VR和景观量化六个特色中心实验室,形成了专业类别、研究方向和企业需求相结合,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和生产传播并行的创新运行机制。

二、打造了“双师双能+产业教授”的创新教学团队


产业学院一方面鼓励、培养“双师型”教师和名师,以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推动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将人才培养方案与行业标准和企业用人需求高度融合,“岗课赛证”融合课堂教学在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同时,动态培养和提升青年教师的“双师素质”。另一方面,学院积极引进产业教授,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训指导、开展学术讲座及教研活动,结合企业技术技能发展现状,改进教学内容,发挥产业教授深化政产学研合作、联合项目攻关与成果转化的作用。通过混编组队,产业学院将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学校的科研实力相结合,提高了设计研发的效率和创新能力。


三、累积了“数字场景+设计实践”创新型课程资源


新传媒创意产业学院整合学校与行业资源,校企共建“电商视觉”“电商直播”“电商短视频”“UI设计”“UE设计”“电商网页设计”课程,3年来累积培训学生1000余人次,积累了校企联合课程开发的丰富经验,探索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在此基础之上,产业学院依托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产品设计和数字媒体艺术,申报获批建设微专业《电商艺术》,对进一步回应地方产业数字化需求,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助推学校新工科、新文科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取得了“人才培养+产业服务”的多元建设成果

通过企业导师进课堂、学生进企业实习实训,以及企业需求与科研方向融合等工作的常态化,形成了人才培养与产业服务的良性互动,也积累了一定成果。“艺术设计专业建设中的产教融合型冠名班模式”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建有五合一基地18家;产教融合实验实践教学示范基地3个;产教融合优秀培养方案2项;产教融合优秀教学团队2个,建院以来完成企业技术开发与设计服务项目110项次,在人才培养的同时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益,形成了工科院校“艺科融合 校企共育”的产业学院办学特色。




图片

目标展望

图片

Target Outlook


新传媒创意产业学院今后也将始终致力于打造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型产教协同育人平台,通过与产业龙头企业的共建共管共享,整合校企双方在各自领域的人才和资源优势,深化产教融合,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一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将人才培养方案与行业标准和企业用人需求高度融合,推动“岗课赛证”融合的课堂教学,动态培养和提升青年教师的“双师素质”,以培养适应数字化创意设计领域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二是提升科研创新能力。通过混编组队,将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学校的科研实力相结合,提高设计研发的效率和创新能力。同时,引进产业教授,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训指导、开展学术讲座及教研活动,发挥产业教授在深化政产学研合作、联合项目攻关与成果转化的作用。三是积累创新型课程资源。整合学校与行业资源,与企业共建联合课程,持续积累校企联合课程开发的丰富经验,不断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同时,产业学院还将积极探索国际化合作办学模式,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提升学院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