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常州工学院积极融入地方产业、深化产教融合,始终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并将产业学院建设作为学校深化产教融合的重大战略部署。学校目前建有产业学院12个,含3个省重点产业学院,其中,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为首批国家现代产业学院,碳纤维新材料产业学院为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
为宣传学校产业学院建设成效,营造产业学院之间相互学习氛围,助推产业学院在学校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常州工学院现推出“产业学院建设典型案例”系列报道,专题介绍常州工学院产业学院在促进人才培养、科技研究、产教融合、技术革新、社会服务、创新创业等方面的优秀成果、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敬请关注。
婴幼儿托育产业学院联合常州市婴幼儿照护服务行业协会会长单位、常州市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与38家相关托育单位合作共建,于2022年12月获批校级产业学院(图1所示)。
学院围绕婴幼儿托育产业,以培养婴幼儿托育机构从业人员、打造高质量托育服务产业创新基地为目标,充分发挥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支撑地方在婴幼儿托育领域的资源共享、人才培育、课程研发、科技创新等方面实现全方位发展,打造本土婴幼儿托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婴幼儿家庭科学育儿的产教融合平台。
婴幼儿托育产业学院建立了“学校主导、校企主体、政府参与”的“婴幼儿托育产业学院管委会管理架构”(图2所示),学院重大决策由理事会及专家指导委员会共同决策,并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运行管理办法。产业学院下设管理中心及研究中心两大部门,研究中心以托育理论研究、实践研究、课程研发及家园共育等为主要研究内容,配合管理中心服务相关托育企事业单位、培养婴幼儿托育师资、课程内容等,引领产业发展,服务地方托育高质量发展,促进产学研合作及科技成果转化。
二、高举“儿童教育”大旗,建构“托幼一体”、“产教融合”的专业群
婴幼儿托育产业学院在做优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上,新增微专业——《婴幼儿托育》,联合常州市婴幼儿照护服务行业协会、常州市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及38家托育实践基地,以产教融合为主线、创新创业为导向,推进政校企协同育人,构建面向行业需求的“1+1+1.5+0.5”托幼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微专业的开设,学院集实体教学、模拟实践、教育科研于一体,建设了教育实训基地,共25类160间实训室,总面积4480平米,同时秉持在新生中选拔,以学生自愿报名、行业专家公开选拔、学习成长中动态淘汰的培养方式,同时出台主辅修制度,设立企业全额奖学金,吸引优质托育微专业生源,初步构建了“托幼一体、产教融合”专业群。
三、基于“双师共育”理念,打造“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双能型高水平师资队伍
托育服务人才培养需要既懂婴幼儿服务理论,又擅长托育服务实操的“双师型教师”,基于“双师共育”培养高水平托育服务人才理念,采取共建共培的方式打造了一支“专兼结合、双师凸显、结合合理”的教师队伍。学院基于现有师资团队,聘请了2位来自一线的知名园长及产业机构负责人作为产业教授,同时精准化聘请一批来自医院、托育机构等行业的一线婴幼儿托育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建立行业专家人才资源库;激励教师深入托育服务机构、儿童医院、妇保所等,熟悉了解一线托育服务流程;鼓励教师获取育婴师、“1+X”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评员,同时常态化开展校内外师资交流、研讨、培训等活动,形成校内外师资双向流动机制。专任教师团队中“双师双能型” 教师占比60%、博士占比54%、正高级职称占比13%,教师队伍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能承担托育服务教学、实践指导等工作。学院培育了省社区教育名师工作室1个,团队成员分别担任常州市婴幼儿照护服务行业协会会长、江苏省学前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托育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0-3岁儿童托育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卫健委托育专家库专家等职务,为托育领域相关企事业单位共同推进托育事业发展、开展前瞻性研究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聚焦“实践能力”培养,建设“校企融合、类型多样”的实践基地
1. 围绕实训教学需要,配备“功能齐全”的实训中心及设备设施
为培养能够在托育机构从事婴幼儿生活照护、学习支持、日常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学院创设了婴幼儿保育与教育实训室、微格教学实训室、远程互动实训室、创意美工室等实验室,充分满足托育服务人才培训的实操训练、理论教学和远程培训需求。同时围绕实训基地教育教学需要,配备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的设备设施。微格教室既可用于集中教学,又可用于分组实训和录播实训,实现深度研讨的提升。远程互动实训室能够实时连线实践基地,进行托育专业远程教学和实习实训。育婴实训室配备6个智能仿真婴儿,实训人员可体验照护婴儿的真实过程,照护数据实时上传平台,有效提升学生婴儿照护能力;配备硅胶婴儿模型和心肺复苏婴儿模型,用于抚触和急救等婴幼儿保健项目的实训;配备婴幼儿身高、体重、头围等生长发育测量工具、各类心理发展测评量表及感统实训器材,能够进行婴幼儿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实训项目;配备当前托育机构中常用的玩教具,如各类涂鸦和手工材料、打击乐材料、手偶道具、积木、亲子游戏绘本等,满足活动设计类课程的实训需求。
2. 服务地方教育事业,拓展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与常州市机关幼儿园悠悠爱托育园红溪实验幼儿园龙贝贝托育园、江苏吉贝可教育集团等多种不同类型托育机构共建校合作共建38所,授牌首批托育实践基地10家,同时与常州市天宁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签订实训基地项目,在跟岗实践、指导实习、课程建设、资源开发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全方位、多层面满足托育服务人才需求,实现学做结合、工学交替。
3. 积极开展政校企合作,联合培养高水平托育服务人才
为深化校企合作,打造集产、学、研、创、训为一体的互补、互利、互动、互赢的实体性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学院与常州市卫健委、常州市教育局、天宁区卫健委、江苏省苏童托育研究中心、江苏吉贝可教育集团等进行政校企合作签约,双方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在各领域的优势,为社会培养大批行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五、打造高水平产教融合科研团队,增强引领与示范作用
学院配合市卫健委调研并撰写相关调研报告,出台7项常州市托育发展政策与法规;与江苏省苏童托育研究中心合作,编写《托育生活回应课程》指导丛书,出版专著《婴幼儿发展与照护服务指导研究》,编写江苏省重点教材2部;获批国家一流课程1门、江苏省一流课程2门,与江苏开放大学共建9门线上专业课程;与托育机构合作开发项目 20余项。建立常州市托育行业协会培训机制,每月开展一次培训活动,目前已完成培训20场,培训托育从业人员教师2000余名,育婴师1500余名。同时,学院注重成果推广、增强示范效应,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题为《凝聚多方合力提高“幼有所育”水平》的报道。
图5 部分政策法规制定被采纳证明
婴幼儿托育产业学院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高质量发展”、常州市民生服务实事“常有善育、常有优育”基本原则,立足托育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整合资源、跨跃专业,围绕托育机构、幼儿园等相关领域探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与实施路径,发挥培训平台优势,形成高质量托育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服务社会,发挥科学研究优势,引领地方婴幼儿托育产业研究,推动托育专业及0-6岁一体化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建设,包括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托育机构管理实务、婴幼儿卫生保健等,为培养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婴幼儿托育的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加强与托育产业相关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创新,促进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开展与相关龙头行业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专业建设优势,打造具有常工特色的婴幼儿托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