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东风HUAT智能汽车产业学院案例推介(转载自:现代产业学院公众号)
作者:[发布部门] 发布时间: 2024-03-26 浏览次数: 13

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 工业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提出了七大建设任务。为展示国家现代产业学院在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成果典型做法成功经验,加大国家现代产业学院间的交流共享,提升示范性与影响力,鼓励更多高校和企业深入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新机制,拓展合作新领域,“现代产业学院”公众号推出【典型】栏目,欢迎各现代产业学院积极投稿。

图片


案例推介

总体情况 
01

东风HUAT智能汽车产业学院由湖北汽车工业学院(Hubei University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简称HUAT)联合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十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襄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工程科技十堰产业技术研究院、湖北天运汽车电器系统有限公司、武汉蓝恩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共建共治共享的模式建立,具体依托的二级学院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下的汽车工程学院和汽车工程师学院。

立项建设以来,以创新学院组织结构为先导,构建了产业学院管理模式;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核心,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集群的联动发展。完善“政、企、校”多主体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共同推动了“学科专业共建、资源平台共享、人才师资共育、工程实践创新、科技联合攻关、技术成果转化”等职能模式创新。

建设举措
02

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培养跨学科、创新型智能汽车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践行欧洲工程师教育模式,打破学科壁垒、专业藩篱、校企隔阂、本硕隔断,树立“突出工程应用、强化国际合作、着力创新创业、服务汽车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宗旨,构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强化校企深度合作育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施“1+X+Y”人才培养模式借鉴欧洲工程师精英教育理念,结合学校“1个本部(十堰)+X家基地(武汉)+Y家企业”的分段式教育模式,在本部完成1~2学年的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课程学习,在X家基地继续以专业课程学习为主,期间采用“工学交替”模式,每学年安排学生于集中时间段在Y家企业岗位开展工程实习锻炼。

“1+X+Y”人才培养模式


车辆工程专业实施“3+1+X”人才培养模式践行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实施“3+1+X”人才培养模式改革。“3”—在校学习3年,完成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1”—在企业学习实践累计1年;“X”—开展X种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工程创新能力。

“3+1+X”的培养模式


产业学院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课程建设、学生第二课堂、学生选拔、校企双导师制、学生管理等多方面开展积极探索,尤其在校企深度融合方面制定了系列保障制度。目前,学院与多家企业开展定向人才培养,学生获得就业单位广泛好评。


提升专业建设质量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以行业及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根据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理念,以“厚基础、重应用、强能力、高素质”为原则,企业、行业协会、社会专家与学校共同确定面向智能汽车的跨学科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车辆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

共同构建“双线并行互联”专业课程体系:以“know-how”探索求解模式逐步学习深入,构建了符合智能汽车人才需求的“三平台多模块”的跨学科专业群课程体系,三平台即“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三大课程平台,多模块为专业群中体现不同专业或专业方向的差异化课程。以企业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结合汽车智能化、网联化、信息化发展需求,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如图3;并以“课程群+教师团”形式进行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试点“智能驾驶(鸿蒙)”微专业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

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和质量评价: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对接智能汽车产业链、创新链,密切跟踪产业人才需求与技术前沿,以企业生产实际改革教学内容,学院与共建企业联合开展项目驱动式、案例式、参与式等课程教学。根据专业和课程特点,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以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为手段,反馈评价结果形成闭环,促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

模块化课程体系


优势互补

开发校企合作课程

以企业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结合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需求,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生产流程、项目开发等产业需求科学对接。截至目前,校企共同开发了《汽车嵌入式系统》、《汽车电子与控制》、《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汽车虚拟仿真》、《汽车总线系统及应用》、《车载信息处理》、《智能驾驶原理》、《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CAE软件应用技术》、《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工程实践能力实训》等20余门课程。


打造实习实训基地

坚持“校企协同、实践育人”理念,基于“基础-综合-创新”三个层次实践平台、“工程实践-综合应用-设计创新”三种能力、六个模块化实践课程设计,形成了校内校外结合、课内课外结合、虚拟仿真与真实演练结合的“3·6·3”实践教学体系。

“3•6•3”实践教学体系


项目建设以来,新增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东风悦享科技有限公司等10余个校外实习基地;学校建成4万余平米的“汽车产业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大楼”;“智能汽车产教融合工程创新中心建设项目”获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项目资金支持;2023年,175名产业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课题来源于企业实际,占比为87.6%。


深化“3-3-3”模式

打造可持续发展跨学科双师型师资队伍

提出“3-3-3”国际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思路,打造可持续发展跨学科师资队伍。新增双聘院士1人、聘任楚天学者1人、湖北省产业教授3人、柔性引进高水平人才教授4人、引进和培养博士30余人,获批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

“3-3-3”国际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

基于政校企“三赢”战略,以东风HUAT产业学院襄阳产学研教育基地、武汉产学研基地、湖北省中国工程科技十堰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依托,构建汽车产业协作育人服务平台。探索“校区、园区、厂区”三区融合的产教融合模式;积极探索“理论教育+模拟实训+园区实践+跟踪扶持”创业教育模式,建立融“培训、实训、孵化、服务”于一体的创业培训机制;依托产业学院的科研资源,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校企合作,获批储能与动力电池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大学科技园和汽车智能网联与电子控制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获批省特色优势学科群——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在武汉经开区成立产教融合科技有限公司;参与建设“湖北隆中实验室”;近两年来,签订企业委托课题100余项,经费一千余万元。


完善管理体制机制

以创新学院组织结构为先导,构建产业学院管理模式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引入产业资本和校友捐赠,开展智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新工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借鉴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精华,初步形成资本所有权、重大决策权、办学管理权、监督权适度分离与相互制衡的管理新模式,保障产业学院的决策民主性、管理科学性和监督有效性。

产业学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设立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遵循理事会治院、专家治学、政校企深度合作原则。产业学院组织运行架构如图6,学院下分4部门:

综合办:处理产业学院的日常工作事务,运营学院良性发展;

合作发展部:负责对外企业联络、履行产业学院企业服务职能;

教科研办:完成产业学院教务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等工作;

学工办:负责学生学习、生活、创业等方面的日常管理。

产业学院组织运行架构示意图


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核心,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集群联动发展完善“政、企、校”多主体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共同推动“学科专业共建、资源平台共享、人才师资共育、工程实践创新、科技联合攻关、技术成果转化”等职能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