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东莞理工学院粤港机器人学院案例推介(转载自:现代产业学院公众号)
作者:[发布部门] 发布时间: 2024-03-28 浏览次数: 13

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 工业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提出了七大建设任务。为展示国家现代产业学院在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成果典型做法成功经验,加大国家现代产业学院间的交流共享,提升示范性与影响力,鼓励更多高校和企业深入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新机制,拓展合作新领域,“现代产业学院”公众号推出【典型】栏目,欢迎各现代产业学院积极投稿。



案例推介



学院简介

 粤港机器人学院成立于2015年9月,是我校在“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广东省“创新发展战略”等政策背景下,为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东莞建设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试验区“三区叠加”的优势,进一步深化粤港合作、学科融合、校企联合,与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香港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联合创办的一所集新工科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社会服务、创新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产业学院。学院于2019年获评“广东省首批示范性产业学院”,并于2021年获批“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

粤港机器人产业学院

 立项建设以来,学院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国家战略部署,对接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智能制造产业、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布局,服务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的需求,在学科及专业融合、实践及实训升级和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拓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举措成效
 学科专业深入交叉融合

学院基于原有“五跨式”人才培养经验,通过新增“机器人工程”(080803T)专业,结合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及自动化四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契机,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进行交叉融合,深化领域核心课程改革,拓展产教融合课程,构建了以“通识课程+机、电、智、控多专业基础课程+机器人领域公共课程”为核心,以“专业选修课程+校企融合课程+多领域前沿技术研讨课程”为外延的多领域多学科多专业交叉融合的理论课程体系。

粤港机器人学院

机器人工程专业课程导图

 实践实训体系重构升级 

不断固化前期项目驱动实践成果和实施案例,引入企业优质资源,逐步形成“项目驱动训练+产教融合+赛教融合+科教融合+原型产品级毕业设计+创业孵化”等集产、学、研、赛、训、创为一体的更加系统、完备、科学的实践体系。其中,“产教”“赛教”“科教”等举措于第三、四学年依据学生意愿分不同方向开展,其中产教”涵盖学校与企业双嵌入的系统课程、工学交替、国际国内游学交流的学程交叉工程培养;赛教”主要通过跨专业跨年级组队参加机器人领域权威国际国内竞赛,以赛促教,模拟体验微小公司创孵过程;科教”则为全程浸润式深度参与教师或企业研发部门的工程项目技术研发。

2022届毕业生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通过实践实训体系的升级,学生的“双创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近5年共有250多人次获得国家级、省级60余项竞赛奖项,尤其在RCRM等品牌权威赛事中表现突出,在202212月教育部统计发布的全国高校机器人竞赛指数榜中,我校以147分的总分名列广东省第1,是唯一进入全国874所高校前2%A+评价单位;学生团队已获发明专利、计算机软著授权等逾10项,合作发表科研论文3篇,并在疫情情况下设计出10余项原型产品级团队优秀毕业设计作品。与此同时,历届毕业生就业与机器人/智能制造领域相关企业就业率占85.58%,合作企业人才反哺率为20.63%,本科创业孵化率达6.35%,区域人才供给“生态闭环”效应良好。


机器人竞赛指数(2022)进入全国前2%


 校企合作深度广度展拓

 深入探索校企深度合作的有效途径,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通过举办年度人才培养研讨会、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建立产学研实习实训平台、合力开发产教融合课程、合作编写产线技术类教材、固化项目训练实施案例、校企师资通过科研项目双向流动合作和产业学院升级建设等开拓性举措,逐步理顺了企业资源与需求导入的通道,为校企深度合作提供了实质有效的途径参考。

学院与合作企业签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