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常州大学阿里云大数据学院案例推介(转载自:现代产业学院公众号)
作者:[发布部门] 发布时间: 2024-03-28 浏览次数: 13

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 工业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提出了七大建设任务。为展示国家现代产业学院在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成果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加大国家现代产业学院间的交流共享,提升示范性与影响力,鼓励更多高校和企业深入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新机制,拓展合作新领域,“现代产业学院”公众号推出【典型】栏目,欢迎各现代产业学院积极投稿。



案 例 推 介

总体情况



 常州大学始建于1978年,原中石化直属高校,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三大石油公司、江苏省教育厅和常州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博士授权单位,石油石化特色鲜明。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德树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新需求,目前建成4个江苏省重点产业学院、1个国家现代产业学院,是长三角现代产业学院协同育人联盟理事长单位、教育部国家现代产业学院秘书处单位。

 为服务江苏省、常州市新型大数据产业体系构建,打造江苏省、常州市大数据人才培养高地,学校与常州市政府、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中软国际有限公司、慧科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昆仑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多方共建阿里云大数据学院,是江苏省内本科高校首家大数据学院。学院围绕“产、学、研、创”核心要素,采用“政产学研 协同育人”的产业学院新模式展开建设,构建行业认证和学历教育一体融合的教学体系,深度引入产业资源,建设人才赋能实践平台,培养云计算、大数据开发、云安全领域内的大数据工程创新人才。2020年,学院入选江苏省首批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2021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现代产业学院。建院以来,学院人才培养初具成效并向外辐射,国内50多所高校先后来校交流产业学院建设经验。



建设举措和成效



PART.1

主要措施


01

 研判现代产业学院内涵要素和功能特征,明确服务定位、人才培养标准。学院以江苏省、苏南城市群大数据领域相关企业为调研对象,开展大数据产业人才培养需求调研,明确现代产业学院发展方向及人才培养定位;同时,对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结合美国ABET认证、德国ASIIN认证等国际标准,明确了大数据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标准。

02

 探索政府搭建平台、校企深度参与的现代产业学院可持续发展模式。学院建立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制定《阿里云大数据学院理事会章程》,构建多主体协同、稳定有序的管理架构,形成平台共搭、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师资共培、资源共享、过程共管的“六共”协同机制,确保合作方深度参与。同时,出台《阿里云大数据学院教师绩效计算办法》,在人才引进,企业驻校班主任、共建师资、产业教授等教职工岗位的聘任、管理和考核评价上具有自主权。

03

 探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背景下,新型应用型本科专业可持续发展路径。坚持产业导向,围绕产业链构建专业集群,聚焦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专业集群式、内涵式、特色化发展。

面向大数据产业链的专业集群


围绕产业链布局的专业链、学科链

04

建立大数据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新流程。

(1)遵循“共享 创新 引领”合作理念,整合校企优质资源,围绕教学全要素共建合作,基于真实应用场景,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

基于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2)基于行业、能力反向设计课程体系,以课程链、项目链覆盖能力链,构建符合人才培养定位的新课程体系;基于阿里云、中软等行业主流领先技术,利用企业海量、前沿的数据资源项目及最新的产业项目,依托校企教学团队,不断迭代课程内容、合作开发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课程,形成基于产业技术前沿的课程资源。

基于行业需求及能力培养创新特色课程群


(3)创新项目式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以项目驱动学习方式,以企业真实应用场景的真问题、复杂问题为切入点,以生产过程为逻辑导向重组教学过程,充分运用网上实训、线下实习、企业实践等方式,使学习过程成为了解企业实际问题的过程,产学并举,研创结合,提升学生工程创新能力。

05

 推进校企联动合作协同育人新机制。开展校企深度联动,深化产教融合,助力学生发展,实现人才共育。组织学生参加行业峰会——阿里云栖大会,邀请阿里技术专家开设“阿里第一课”,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与合作企业联合开展系列训练营活动等。

学生参加阿里云相关实践实训活动

与企业联合开展暑期训练营

06

实施产教深度融合提升行动。

①学生建模能力提升行动。聚焦大数据人才建模能力的培养,将数据建模模块嵌入到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强化学生数学建模能力,采用国际、国家、省级、校级四级建模比赛竞赛模式实施建模专项培训,专业学生参与率查过80%,为学生创新创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行动。学校设置学科相关I级竞赛目录,涉及项目近20项,学生竞赛参与率100%;校企协同,导入企业真实案例50+项,嵌入课程体系,真题真做;聘任地方头部企业CIO作为学院产业教授,百名大学生参与行业创新真实实践,有效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思维训练。

③学生工程能力提升行动。与合作企业联合开展系列暑假训练营活动,学生参与率100%;组织学生参加阿里云组织的暑期训练营、云栖大会;实施项目化教学,企业教师进驻学校,将行业“前沿技术”“真实场景”“真实项目”“实战经验”搬入课堂,为学生就业实现无缝对接创造条件。

④教学评价改革行动。强化教学过程评价,探索考试制度和考核方式改革,建立企业参与、学院评价为核心的“多元评价”机制,支持学生参加企业能力认证,缩短学校培养和企业需求差距,教学改革成效明显。

⑤百门课程升级行动。学科逻辑向工程逻辑转变,推进面向真实应用场景的项目化教学,企业真实案例模块嵌入教学体系,共包含50+典型场景、200 +个场景软件化问题以及 60 +项相关技术规范,包括项目化课程5门、新型课程4门、企业项目实训课程 3门、专业核心课程 3门、线上资源500+学时等真实项目案例,以及全流程实境综合项目6项、云计算类项目10项、大数据与分析类项目10项、应用服务类项目10项等企业项目转化。

⑥落实千师千企行动。深化产教融合,明确产业学院在服务区域产业、石油石化行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发展过程中的责任担当,通过产教融合政策引导、科研平台搭建、校企师资融合发展等推进教师和企业技术专家的双向流动、两栖发展,落实“千师千企”深化校企双聘制度,为青年教师沉浸式入驻企业牵线搭桥,有效促进学院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⑦科研能力提升行动。与中石油、中石化总部及下属企业、研究院、当地政府、头部企业共50+家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建设及共建前沿技术研究平台20+。

⑧多方资源集聚行动。挖掘地方、企业和学校资源,充分利用校政企合作“共建、共享”机制,围绕“数据”资源和“算力”集聚多方资源协同搭建创新平台。

PART.2

成果及成效



理论研究成果丰硕

学院对现代产业学院的内涵要素及功能特征、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等研究内容进行了理论研究与探索。在《中国高等教育》《江苏高教》等高水平教学研究期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8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4篇,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项、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与改革优秀论文一等奖、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


学科专业水平显著提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江苏省“十四五”重点学科、连续4年入选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榜、支持工程学ESI全球4‰。深化产教融合,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2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2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数学与应用数学1个专业入选省一流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2个专业入选省产教融合品牌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个专业入选省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


科研共创平台全面开展

 学校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创新联合体,深入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建成江苏省石油化工过程关键设备数字孪生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常州大学—中石油创新联合体成立


学院与昆仑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共建软件学院、智慧油气研究中心。

与昆仑数智进行战略合作

 与江苏国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天洑软件有限公司、北京眸视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微亿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头部企业联合共建“智慧石化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联合实验室”“工业智能系统协同创新中心”“机器人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助力我国国产IT硬件、工业软件发展。


“智慧石化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联合实验室”揭牌


“工业智能系统协同创新中心”揭牌

机器人先进技术研究院”揭


师资队伍建设成效突显

学院教师入选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各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9人,江苏省产业教授3人,江苏省“双创计划”双创博士15人;90%以上的专业教师具有企业经历,70余名合作企业专家、客座教授参与产教融合学生培养;石化数字化技术创新教学团队获省部级优秀教学团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获江苏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与浙江工业大学合作《人工智能课程虚拟教研室》建设获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立项。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学生知识应用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及综合素养显著提高。多人获江苏省三好、省优秀学生干部、省先进班集体等荣誉称号。学生建模竞赛获国家奖项78项,其中一等奖19项,两获华为专项奖、首获中兴专项奖,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项。获互联网+金奖1项,铜奖1项,省奖6项,其中一等奖3项。通过阿里ACA行业能力认证的学生比例为100%。

学生参加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学生竞赛获奖证书

学生竞赛获奖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