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佛山大学半导体光学工程产业学院:转载自现代产业学院公众号
作者:[发布部门] 发布时间: 2024-07-10 浏览次数: 13

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 工业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提出了七大建设任务。为展示国家现代产业学院在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成果典型做法成功经验,加大国家现代产业学院间的交流共享,提升示范性与影响力,鼓励更多高校和企业深入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新机制,拓展合作新领域,“现代产业学院”公众号推出【典型】栏目,欢迎各现代产业学院积极投稿。


案例推介

总体情况

 佛山市是全国光电产业基地,聚集佛山照明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欧司朗佛山照明有限公司等知名光电企业,佛山光电产业创新发展迫切需要培养新工科人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是佛山市唯一的本科院校,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广东省博士点建设高校。为支撑和服务佛山发达的光电产业,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于2002年和2011年分别创办了国家新兴产业相关的2个光电类工科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和光源与照明专业。

 针对传统专业建设囿于学科壁垒、课程体系失配产业需求、产教育人缺乏长效机制、评价体系不能支撑教育目标达成等教育问题,突破传统育人模式,2016年1月,通过政府搭台,我校与佛山光电行业共建了全校首个产业学院——半导体光学工程学院,建设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成果转化、学生创业“五位一体”的现代产业学院。产业学院实践7年,面向产业办专业,引领产业建学科,成效显著,2019年入选广东省首批示范性产业学院,2020年入选教育部首批现代产业学院。



举措成效
1
图片
建设举措

(1)创建“高校+高端院所+龙头企业”多主体协同的理事会领导下院长负责制校企合作模式

按照“高校+高端院所+龙头企业”模式,成立理事会。理事会由佛山光电龙头企业总经理和高校教务处长、学院院长任正副主任,决策产业学院的人权、事权和财权。理事会下设教学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分别由高校教学院长和科研院长任教学委员会和学会委员会主任,企业总工程师任副主任,高校教授和企业专家任委员,对学院专业设置、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建设、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重要问题进行指导、审议、监督和协调。

学校成立现代产业学院管理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副校长为组长,以教务处处长、计财处、科技处处长、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实验设备处处长等为成员,全面负责、统筹规划现代产业学院的各项工作,制定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等。领导小组下设管理办公室,挂靠教务处教务与实践教学科,协助各学院开展现代产业学院的日常管理工作。

图1 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2)构建产教深度融合运行机制

学校层面制订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推进产业学院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产业学院管理办法》《产业学院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4个文件;学院层面制订了《产业学院理事会章程》《产业学院教师聘任管理办法》《产业学院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产业学院产业实习管理办法》《产业学院指导教师岗位职责》《产业学院实习安全管理规定》《产业学院学生请假辞职管理办法》《产业学院优秀实习生评选办法》《产业实习疫情防控实施方案》《产业实习中途更换产业实习单位管理办法》等10个文件,保障产业学院平稳有序运行。


(3)建立科教、产教、创教“三融合”培养体系

以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光电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新工科人才为目标,改“知识传授”为“能力培养”,改“实践基地”为“现代产业学院”,改“科学”范式为“科学+工程”范式,建立“三融合”育人模式:科教融合构建课程体系,产教融合创建育人路径,创教融合推进创新创业。

实施“2.5+0.5+1”培养模式。前5个学期按光电专业大类培养,完成通识和学科基础教育;第5学期,选拔学生组建产业班;第7-8学期,在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基于工程项目学习,真题实做。产业实习前,学院进行“三落实”、“双选择”,即落实实习岗位、落实毕设题目、落实校企导师,学生和企业双向选择,确保实习质量。同时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激励学生以论文、专利、竞赛等成果获取学分。 

打破学科隔阂,校企共建“文理交叉的通识课群、理工交叉的学科基础课群、按需选修模块化专业课群”的课程体系。用科技新成果更新教学内容,校企研发课程18门、教学资源500多课时,出版教材5部;开发教学资源500课时,开发综合性实验20个,研制配套实验仪器5种50套。采用工程案例、虚拟仿真、OBE-CDIO等多维互动教学方法,建立“科学家+企业家”的双师课堂。

建立能力导向的“五平台五层次”实践教学体系。五平台: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中心-市创新协会-企业实践基地,共39个。五层次:以学生为主体、四年贯通递进的实验课程-综合实践-创新设计-产业实习-科技竞赛。实践总学分由28%增至38%,培养工程实践创新能力。

图2 产业实习总结与动员大会


(4)建立“高校名师+企业导师”双师型教师队伍

通过“双聘双挂”,聘请生产一线“大城工匠”、企业高管和技术专家承担工程实践教学任务,选派中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建立“高校名师+企业导师”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高校教师承担理论教学任务,企业教师承担工程实践教学任务,毕业设计和产业实习校企双导师制,双评双导。目前,产业学院有教师82人(高校教师40人,企业工程师42人),引进和培养国家级人才4人、省级人才3人,培育了国家青年千人、广东省教学名师和3个省级教学团队。

2
图片
建设成效

(1)形成了“教师导学、实践促学”新局面

学生100%通过《科研训练》等课程参加教师各类科研课题和学术基金、实验室开放基金等科技活动,承担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77项(国家级13项,省级29项)、课外创新项目126项,完成作品1000余件。毕业设计题目100%来自产业需求和科研课题,产业实习提高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毕业论文质量。


(2)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显著增强 

本科生参加科技竞赛获国家及省级奖励112项(国家级42项),其中“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竞赛获国家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获国家级铜奖3项;获授权专利82件、申请发明62件;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期刊发表论文52篇(SCI收录28篇),实现倍增。


(3)毕业生就业质量大幅提高

学生就业率高于98%,孵化创业团队10支,创业率年均2.5%。据麦可思调查,85%在佛山及大湾区工作,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满意度各项指标均99%以上;对专业设置的各项能力达成度高于85%。毕业生备受佛山等企业好评。


(4)专业建设进步长足   

校企共建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2020年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19年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并通过IEET专业认证;光源与照明专业2020年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并通过IEET专业认证。 


(5)育人平台建设卓有成效

校企共建实践基地35个、获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中心3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2个、市级工程中心3个、市专利联盟 1个、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2项。工程学科2022年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图3 与佛山市国星光电公司共建

获批省重点实验室及广东省科技进步奖

    

(6)教改教研成果丰硕

完成了国家首批新工科项目,建成了一流课程国家级1门、省级3门,校企联合出版教材5部,发表教研论文25篇。

图4 国家首批新工科项目结题证书